• 物理應用
  • 化學應用
  • 環境教育
  • 奈米科技
  • 地球科學
  • 展品影片
  • 教學包申請
  • 國小課程專區
地球科學
首頁 >教學資源>地球科學
  • 教案-做一朵自己的雲
  • 天氣變化(第六冊第三章)
  • 雲的形成
  • 45分鐘
  • 侯依伶
  • 一、利用壓力的改變使空氣降溫,進而達到飽和凝結的現象。
    二、透過實作的方式,讓學生認識空氣快體積的變化會影響到溫度的變化,進而影響水氣的凝結。
    三、藉由不同條件的參與,讓學生了解影響雲形成過程的要件。
  • 透明寶特瓶一個、合適的有孔橡皮瓶塞一個(可以塞進寶特瓶瓶口為主)、氣球用打氣筒一個、塑膠軟管約50公分、線香一支、打火機一個、清水少許、5ml塑膠針筒(不需要針頭)
  • 準備人造雲的影片
  • 檔案下載
    教案全文 | 教學PPT | DIY影片 |
  • 時間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資源
  • 上課前
    【教師課前準備】
    1. 人造雲的影片(4段)
    2. 準備實驗器材
    3. 電腦、單槍投影機
    4. 學習單
    【學生先備概念】
    1. 了解水的三相變化過程。
    2. 了解水溶液溶解度原理。
  • 8分鐘
    【教師引導】
    1. 教師以組為單位發放學習單
    2. 教師播放4段人造雲的影片




    1.電腦、單槍投影機
    2. 4段人造雲的影片
    學習單 影片觀賞 影片觀賞 影片觀賞
  • 2分鐘
    【教師引導】
    教師請各組發表討論結果(可以請1~2組發表即可)

    【學生活動】
    各組發表討論結果
  • 15分鐘
    【教師引導】
    1. 教師以組為單位發放實驗器材(5ml塑膠針筒先不要發下)。
    2. 提示學生依照學習單內容進行分組實驗。
    3. 提示學生討論「如何應用實驗器材模擬出影片中的現象?」

    【學生活動】
    1. 參考學習單內容,進行分組實驗。
    2. 觀察並比較三階段的實驗處理,比較並紀錄三階段的實驗的結果。
    1. 學習單
    2. 實驗材料包
  • 10分鐘
    【教師引導】
    1. 教師請各組發表討論結果。
    2. 教師對各組的實驗結果進行綜合整理。
    3. 教師將實驗的結果連結到雲形成的物理機制,並引導學生進行課本圖文的理解。
    自然與生活科技課本
  • 3分鐘
    【教師引導】
    1. 教師請學生預測:如果在一個已經製作出人造雲的寶特瓶中持續加壓(向寶特瓶內打氣),會發生何種現象?

    【學生活動】
    1. 進行預測
    2. 以實驗器材進行預測結果的驗證。
    實驗材料包 影片觀賞
  • 7分鐘
    【教師引導】
    1. 教師拿出一個5ml的塑膠針筒
    2. 教師展示從塑膠針筒中製造出一縷白煙(雲朵)
    3. 發下針筒(每個學生一支),讓學生試驗如何達到相同的效果。
    4. 請學生討論針筒的實驗與寶特瓶造雲實驗的異同

    【學生活動】
    1. 進行針筒實驗
    2. 討論針筒的實驗與寶特瓶造雲實驗的異同
    1. 塑膠針筒每人一支
    2. 學習單
TOP
Copyright© 2014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版權所有 |網站導覽|全文檢索|聯絡我們
地址:80765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|電話: 07-3800089|傳真: 07-3878748
請用IE 、Firefox 或Chrome觀看本網站
今日瀏覽人數0041人|總瀏覽人數0686527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