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筆芯燈炮
-
電與磁(第六冊第一章)
-
電流熱效應
-
45分鐘
-
蘇宥誠
-
1. 教師透過示範與提問的方式,讓學生了解電流熱效應。
2. 藉由6V鉛蓄電池與不同粗細的筆芯進行實驗,讓學生了解功率大小與電阻的關係。 -
大鱷魚夾和電線(一紅一黑)、銀色金屬大迴紋針兩根(長50mm)、大橡皮擦(約10*5*2公分)、2B自動鉛筆芯四根(各寬5mm和9mm)、6V鉛蓄電池、鋁箔紙、三用電表
-
一、 事先以三用電表檢查6V鉛蓄電池的電壓。
二、 實驗多次後,鉛蓄電池需充電,以確保實驗效果。
- 時間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資源
-
5分鐘一、 經驗連結與預測
1. 引起動機:講述愛迪生測試燈芯的故事,進行鋼絲絨的實驗
2. 生活連結:列舉一般生活中的電流熱效應,並把電流熱效應的公式簡單介紹並寫在黑板。
3. 舊課程回顧:簡單複習電壓與電流的概念。 -
20分鐘二、 操作與觀察
1. 老師示範6V鉛蓄電池接上2B 0.5mm筆芯後,筆芯冒煙並發光和發熱。
2. 學生對所觀察到的實驗結果進行描述。
3. 教學提示:
(1) 進行實驗時,若有三用電表,可用三用電表測量筆芯發亮時的電流大小。
(2) 使用迴紋針夾筆芯時,須把筆芯夾緊,不能只有接觸筆芯,以免失敗。
(3) 筆芯發亮時勿直視,以燈光太亮傷到眼睛。
(4) 實驗多次後,鉛蓄電池需充電,以確保實驗效果。 -
5分鐘三、 原理說明
筆芯燈泡是典型電流熱效應的現象,能量的轉換依序為化學能、電能、熱能、光能。筆芯發光一段時間後,會發現筆芯越來越細,最後氧化而斷掉。並聯粗細不同的筆芯時,會發現粗筆芯先發亮,由此可知粗筆芯功率較大。 -
10分鐘四、 問題與討論
1. 為什麼筆芯一開始會冒煙?(熱將筆芯內的膠水等物質揮發掉)
解答:熱將筆芯內的膠水等物質揮發掉。
2. 詢問學生此現象的能量轉換過程。(化學能電能熱能光能)
解答:筆芯燈泡是典型電流熱效應的現象,能量的轉換為化學能
電能熱能光能。
3. 為什麼愛迪生為什麼最後沒有選擇使用碳絲來做燈泡?
解答:筆芯發光一段時間後,會發現筆芯越來越細,最後氧化而斷
掉,而愛迪生最後找到了比筆芯更適合的材質作為燈芯。
4. 若是用四顆乾電池串聯成6V進行此實驗,可否成功?若是不行,可能是什麼原因?
解答:若用四顆乾電池,雖然電壓一樣,但可能沒辦法使筆芯發亮,
原因是乾電池所提供的電流不夠大(功率不夠)。
5. 先詢問學生若是將粗筆芯(0.9mm)和細筆芯(0.5mm)並聯接上6V鉛蓄電池,何者功率較大?之後實際示範並觀察何者先發亮?
解答:並聯粗細不同的筆芯時,可發現粗筆芯先發亮,由此可知並聯
時電阻小的粗筆芯功率較大。
6. 筆芯發亮時的電流約有多大?
解答: 若使用三用電表測量,可測得筆芯發亮時的電流可達數安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