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聲動杯
-
波動與聲音(第三冊第三章)
-
聲音的傳播
-
一節課
-
王德麟
-
一、學生透過觀察知道物體發聲時有在振動,快速振動是發聲的必要條件之一。透過實作的方式,能察覺能量可藉物質(固、液、氣體)傳播。
二、藉由在不同狀態下的操作與運動型態,進而引導學生對於聲音三要素的認識。 -
紙杯(碗)、剪刀、毛根、美工刀、電動牙刷。
-
預先選用適合製作聲動杯的紙杯(碗)。
- 時間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資源
-
上課前【課前準備】
1. 先查閱聞雞起舞的歷史典故,或準備成語典故的短片。
2. 音叉、橡膠錘子、保麗龍小球、膠帶及水槽。
3. 聲音實驗影片。(若無法準備第二項)
4. 紙杯及毛根、電動牙刷。
【學生活動】
複習波的傳播、特性以及波速的定義。 -
5分鐘【教師引導】
1. 以組為單位發放學習單。
2. 從成語中的科學開始談起,演示(或播放)祖逖聞雞起舞的歷史典故。
3. 以組為單位,請學生闡述「聲音是如何產生的?」
4. 教師引導提問:
a. 雞啼與聲帶之間的關係?
b. 聲帶與空氣之間的關係?
c. 空氣與耳膜之間的關係?
d. 這些因素彼此之間有沒有關聯?
【學生活動】
1. 先瀏覽學習單內容。
2. 欣賞與觀察相關影片。
3. 各組派代表回答:「什麼是聲音產生的條件?」
4. 比較不同組別的說法。
各組派代表發表想法,其他組別可以進行補充說明,找出大家所認同的答案。1. 電腦、單槍投影機
2. 演示器材(一組)
3. 實作器材(依班級人數準備)
4. 學習單
1. 學習單
2. 成語故事動畫檔
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WfcDjl6e9rU)
3. 聲帶振動影片檔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sNVwhTKzOhc
-
10分鐘【教師引導】
1. 教師以課本實驗作為開端,敲擊音叉末端使其快速振動振動,置入水中引起水花,演示聲音的產生與傳播。
2. 或者是以懸吊著的保麗龍球觸動音叉後會有彈開的現象。
a. 引導學生觀察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產生。
b. 體認聲音的振動需靠介質才能將能量傳播出去。
這是傳統食譜式實驗使聲音具像的方法。還有其他有趣而明顯的證明方法嗎?
【學生活動】
1. 觀察並參閱課本實驗相關內容。
2. 觀察水與保麗龍球的運動情形,並嘗試解釋原因。
3. 能知道聲音是能量的一種形式。
1. 音叉、橡膠錘子及水槽
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mXq_W2sb-A)
2. 保麗龍小球、透明膠帶
3. 實驗影片檔
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_f8sLwayII)
(若無法準備第二項)
學習單
-
10分鐘【教師引導】
1. 使用聲音玩具引導思考。
2. 對於出現概念與原因進行解釋,引導學生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所引起的觀念。
3. 讓學生試著說明聞雞起舞中的科學概念。
【學生活動】
知識建構-能量的進出會對物質產生擾動(也就是變化)。
綜合討論-波動僅傳遞能量而不傳遞介質。隱藏版聲音玩具
學習單 -
10分鐘【教師引導】
1. 引導學生進入新的情境,進行的科學探索。
2. 播放兩段不同的操弄供作比較,大家來找碴,找出影片中最大的差異。
3. 分發聲動杯的活動材料。
4. 引導詢問,確認學生有正確的原理,鼓勵上台分享。
【學生活動】
1. 聆聽製作方法,並繪製重點筆記。
2. 自由分享,組內交流與討論。
3. 繪製及填寫學習單。
4. 分組代表分享實作心得與發現,觀摩各組探究成果。 -
10分鐘【教師引導】
1. 引導學生找出聲音被放大的關鍵。
a. 問題:「在聲動杯的實驗中,振動現象所牽涉到的科學原理有哪些?」
b. 挑戰性問題:「你有沒有辦法決定或控制毛根的運動方向和型態?怎麼做?」
c. 擴散性問題:「你還有沒有想到其他的方式來證明?」
【學生活動】
1. 進行綜合討論,完成探究學習單,比較組間想法相同與不同的地方。
2. 觀賞影片及操作,眼見為憑,增加認知聯結。
3. 為自己的工作成果打個分數吧!並寫下你的實驗心得與收穫。實驗影片檔
學習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