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針孔成像
-
光與色的世界(第三冊第四章第一節)
-
光的傳播
-
40分鐘
-
唐健文老師
-
一、經由針孔成像瞭解光的直線傳播。
二、瞭解針孔成像成像大小和距離的關係。 -
PP含蓋圓球布丁杯(口徑6.8cm、高6.2cm、容量120cc)、紅光LED燈串(型號9mm,電壓5V)、USB線、電工膠帶、白膠、外套筒(內徑7cm,長18cm)、內套筒(內徑6.3cm、長18cm)、內套筒蓋、描圖紙(10cm x 10cm)、A4黑紙(180磅,含模板)、圓孔刀、剝線鉗、尖頭剪刀、珠針或尖錐、美工刀或筆刀、切割墊
-
行動電源或相等輸出的電源。
- 時間 教學活動流程 教學資源
-
5分鐘一、 生活連結與預測
1. 引起動機:
教師準備小紙杯(針孔成像)的實驗裝置與燈源,讓學生猜測紙屏(描圖紙)上的成像情形。
2. 生活連結:
陽光普照時,帶著學生到樹蔭底下,觀察陽光穿過樹葉縫隙在地上的成像,可發現許多正圓形小圓點(太陽形狀)。
3. 舊課程回顧:
光的直進性、影子的成因。 -
20分鐘二、 操作與觀察
1. 依據操作步驟安裝實驗裝置後進行實驗。
2. 教學提示:
(1) 使用圓孔刀裁切杯子時,應將瓶蓋置於一物體上,以便於施力,小心使用並注意安全。
(2) 在操作實驗時,儘可能注意套筒與光源間,以及套筒上是否有縫隙,避免因外在光線造成操作、觀察時的不便。
(3) 屏幕材質的選擇,以透光性高的材質為優先考量,以便於觀察紙屏上成像情形。
(4) 若針孔較小,則紙屏上的成像亮度較低,宜降低周圍環境亮度,避免周圍光線干擾,提高成像亮度與環境光線之對比,以便於觀察紙屏成像。
(5) 進行實驗前,請先預測改變成像屏幕與針孔的距離、針孔大小、針孔數量、針孔形狀之結果。
3. 延伸探究:請先預測結果後,再進行實驗驗證。
(1) 改變成像屏幕與針孔的距離,觀察成像大小及亮度如何變化。
(2) 改變針孔大小,觀察成像大小、亮度及清晰程度如何變化。
(3) 改變針孔數量,觀察成像數量有何變化。
(4) 改變針孔形狀,觀察成像形狀、亮度、大小及清晰程度有何變化。 -
5分鐘三、 原理說明
1. 光在均勻介質中是直線行進的,因此發光體發出的光通過很小的針孔後能在紙屏上成上下顛倒,左右相反的實像。
2. 針孔很小時,成像會是很清晰的發光體形狀,但是亮度較弱,針孔過大時,成像邊緣會開始模糊,且容易呈現出針孔的形狀。
3. 由於針孔孔洞較小,限制光通過的區域與角度,使得光的成像會與開放空間的成像不同。
4. 利用改變針孔數目、大小、形狀,觀察到的成像情形。可利用光直線前進的特性,以圖示法(光路徑圖)來解釋實驗結果。
5. 由光路徑圖可以說明物體與像會有上下顛倒,左右相反的關係。
6. 由實驗結果知道,可以在紙屏(描圖紙)上成像,是實際光線匯聚成像,所以屬於實像。 -
10分鐘四、 問題與討論
1. 光通過一個針孔與兩個針孔,成像會有什麼不同?
解答:因為多了一組光線通過第二個針孔,所以兩個針孔的裝置比一個針孔的裝置多了一組相同的像。
2. 針孔越大,對於成像與亮度會有什麼影響?
解答:針孔大一些,物體上同一個點發出的光可以從稍微不同的角度通過針孔,所以成像的大小大致不變,但是邊緣會有一點模糊。而且因為通過的光量較多,所以成像會較亮。針孔越大,成像亮度越增加但越模糊。如果針孔變成一個比物體還大的洞,因為相比之下物體是一個小光源,向相當大的角度發射出光,屏幕上會呈現出和大洞類似形狀的亮區,辨認不出類似物體的形狀。
3. 改變針孔與屏幕(描圖紙)之間的距離,對於成像會有何影響?
解答:如圖,物體、光線及成像形成兩個相似三角形。相似形的對應邊長、對應高(與針孔的距離)成正比關係。所以針孔與屏幕之間的距離越大,成像就越大。但是因為相同的光量分布到越大的面積,所以亮度越小。形狀及方向則不改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