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advance/a021....
生物的性狀可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,也就是遺傳現象,而決定這些遺傳特性的物質是去氧核醣核酸,簡稱DNA。到底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這個秘密的呢?<詳全文>
生物的性狀可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,也就是遺傳現象,而決定這些遺傳特性的物質是去氧核醣核酸,簡稱DNA。到底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這個秘密的呢?<詳全文>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02/021.asp
本系列包括了五個單元: 1. 遺傳物質的發現 2. 基因與染色體 3. DNA的結構 4. DNA的複製 5. DNA與RNA<詳全文>
本系列包括了五個單元: 1. 遺傳物質的發現 2. 基因與染色體 3. DNA的結構 4. DNA的複製 5. DNA與RNA<詳全文>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advance/a016....
孟德爾根據研究成果提出「遺傳因子」,而當體細胞形成生殖細胞時,成對的遺傳因子會發生分離,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,這就是遺傳分離規律或孟德爾第一定律。1906年美國遺傳學家摩根發現許多基因是一起遺傳的,進而聯想到也許基因在染色體上是彼此相連的,因此很多基因存在於同一條染色體上,稱為基因聯鎖(linkage)。<詳全文>
孟德爾根據研究成果提出「遺傳因子」,而當體細胞形成生殖細胞時,成對的遺傳因子會發生分離,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,這就是遺傳分離規律或孟德爾第一定律。1906年美國遺傳學家摩根發現許多基因是一起遺傳的,進而聯想到也許基因在染色體上是彼此相連的,因此很多基因存在於同一條染色體上,稱為基因聯鎖(linkage)。<詳全文>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01/016.asp
最早以科學方法研究遺傳現象的是「遺傳學之父」-格雷格‧孟德爾。他從豌豆實驗中,首先提出了遺傳因子的概念,了解到成對的遺傳因子能夠控制性狀的表現,並歸納出分離律及自由配合律,對後世的遺傳學發展有開啟的作用。<詳全文>
最早以科學方法研究遺傳現象的是「遺傳學之父」-格雷格‧孟德爾。他從豌豆實驗中,首先提出了遺傳因子的概念,了解到成對的遺傳因子能夠控制性狀的表現,並歸納出分離律及自由配合律,對後世的遺傳學發展有開啟的作用。<詳全文>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advance/a015....
生物是否會演化的問題,在生物學發展史上,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論點:柏拉圖、亞里斯多德、赫吞、賴爾、馬爾薩斯、居維爾、拉馬克、達爾文。<詳全文>
生物是否會演化的問題,在生物學發展史上,產生了許多不同的論點:柏拉圖、亞里斯多德、赫吞、賴爾、馬爾薩斯、居維爾、拉馬克、達爾文。<詳全文>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01/015.asp
描述 動物學家們為了探索生命的來源與了解古今生物間的關係,經過長久的討論及演化證據的蒐集,提出了各式論點來說明生物如何演變,而這些有關生物演化的學說,我們稱為演化論。<詳全文>
描述 動物學家們為了探索生命的來源與了解古今生物間的關係,經過長久的討論及演化證據的蒐集,提出了各式論點來說明生物如何演變,而這些有關生物演化的學說,我們稱為演化論。<詳全文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