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地震科學探索
  • 生物科技面面觀
生物科技面面觀
首頁 >網路教材>生物科技面面觀
DNA半保留式複製
DNA半保留式複製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advance/a024....
1958年,Matthew Meselon和Franklin Stahl將大腸桿菌培養於重氮(15N)同位素中來標定DNA,並在不同時間將菌種轉換到普通的培養基中(14N),並測定其結果,結果證明了DNA半保留式的複製機制。<詳全文>
DNA的複製
DNA的複製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02/024.asp
無論有性或無性生殖,生命在繁衍過程中,如果想把本身的遺傳訊傳遞給後代,那麼就必須將本身的DNA複製一份。<詳全文>
DNA的結構 進階學習
DNA的結構 進階學習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advance/a023....
雙螺旋之間的鹼基是互補的,必定是A與T相對、C與G相對,任何一段DNA中A與T或C與G的比值一定是1;知道了DNA一股中的鹼基數據,就能推知另一股中的鹼基數據。雙螺旋的直徑為20 A,1A = 10-10m,螺旋梯每轉一圈的DNA長34 A,約含十對鹼基。<詳全文>
DNA的結構
DNA的結構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02/023.asp
DNA (de-oxy-nucleic-acid),也就是「去氧核糖核酸」。1953年,生物學家華生和物理學家克里克,推測出DNA分子應該是雙螺旋的結構。DNA的一個基本單位,我們稱之為核苷酸,依所含鹼基的不同可以分為A、T、C、G。<詳全文>
基因與染色體 進階學習
基因與染色體 進階學習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advance/a022....
染色體DNA的特性,DNA序列上的密碼並非都具有意義,我們將參與合成蛋白質的基因部位稱為表現序列「Exons」,而不能表現的蛋白質部位稱為插入序列「Introns」。當DNA轉錄形成mRNA時,那些插入序列會在轉錄的過程中,透過RNA splicing的方式被除去,而只留下表現序列。<詳全文>
基因與染色體
基因與染色體
教材連結:http://biotech.nstm.gov.tw/02/022.asp
染色體存在細胞核內,由DNA與蛋白質所組成,基因存在染色體上,而基因特別是指在DNA序列上,能夠表現出功能的部分。<詳全文>
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11/14 頁
TOP
Copyright© 2014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 版權所有 |網站導覽|全文檢索|聯絡我們
地址:80765高雄市三民區九如一路720號 |電話: 07-3800089|傳真: 07-3878748
請用IE 、Firefox 或Chrome觀看本網站
今日瀏覽人數0093人|總瀏覽人數0699620人